新闻动态

赵明奇教授作客射艺大家谈

发布者:徐佳宁发布时间:2020-12-15浏览次数:89


助力礼学 砥砺前行 徐州市礼学学会 (转自徐州市礼学学会)


20201213日,江苏师范大学博物馆馆长,汉文化研究院副院长赵明奇教授作客第二期《射艺大家谈》。来自江苏师范大学、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、徐州工程学院、徐州一中及其他在徐学校师生共同参加了本次大家谈。

 “金石不朽,读物解史”。赵教授给大家讲解了金石器物的特点以及其对史学研究的影响,加深了大家对王国维先生提出的”二重证据法“的理解。开场前,赵教授拿出一个古代的办公用品,让大家猜一下用途。“墨罐”、“茶叶筒”、“小笔筒”。面对同学们五花八门的答案,赵教授揭开了谜底。这是一个古代书信往来的密封用具——封泥筒,可谓防伪标识的鼻祖。听完赵教授的解读,同学们无不被古人的智慧所折服。

 “这枚带有铭文的矛,其主人应为一方诸侯。”大家盯着赵教授手中的青铜矛,仔细听赵教授讲解铭文背后的故事。“想不到历史上的诸侯,其兵器竟然离我们如此之近。”这种穿越时空的交流,让大家心生触动。再观案上精美的箭镞、矛、戈、匕、剑等兵器,它们虽历经数千年,却依然寒光灼灼,锐气逼人。透过这些器物,大家仿佛听到了两千年前战场上的厮杀声,看到了它们的主人持兵御敌,戍边卫邦的英姿。

   在汉画像石展厅,赵教授介绍了“大禹治水”、“宴乐征战”、“扁鸦行医”、“庖厨仙界”、“狩猎比武”、“车马出行”等汉画内容。并对石刻纹饰从工艺、设计、文化多角度进行逐一解读分析。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,宛若穿越两千年时空,重回大汉王朝,一览雄浑气象。赵教授指出,徐州独特的地理位置让南北文化得以交汇,特有的历史地位让百家文化得以融合。集众家之长,历经实践检验,最终积淀为丰富的汉文化。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汉文化中的礼。它不仅是修身必备,更是治国所需。此礼不是简单的礼仪,是指导国家和人民行为的准则与规范。正是有了礼的引领,才出现了礼乐盛世的辉煌,才有了礼仪之邦的美称。经典中提及的射礼,也当属其中。它是按照一定礼制要求进行的射箭比试。在今天仍具备很高的教育借鉴价值。比如用射艺来规范学生行为,培养习惯养成。使其基于射而超脱于射,最后达到修身的境界。

   “汉画像石中的射艺内容很多,常见的有蹶张、狩猎、骑射、交战、持弓弩等”。赵教授指着一块刻有张弓待射士兵形象的画像石说到。汉代人把这些射艺形象刻在青石上,让我们得以一窥他们的精神世界。蹶张是勇猛和力量的象征;狩猎需要精湛的射艺和超凡的勇气;骑射对骑术和射艺要求都很高;交战突出了射艺在军事行动中的重要位置;持弓弩体现了汉人尚武精神。概括来说,汉代人心中的英雄气力过人、射艺卓群、刚毅忠勇、尚武威猛。这样的将士才让汉高祖触景而发,高歌“安得猛士兮守四方”。

 在今天,射艺被纳入传统体育项目。提到汉代的体育,赵教授把大家带到在一块刻有蹴鞠、倒立、建鼓的画像石前,仔细的讲解图案中的体育项目。令人兴奋的是,这个画像石刷新了足球运动起源时间,当年西班牙媒体专程来徐州拍摄此石,足见其文化影响之深远。

       互动环节,同学们踊跃提问。对于如何理解射艺中的德。赵教授说到:“德,得之于心。直白的理解是做这个事你得到了什么。实际上我们理解射艺中的德,可以从彭祖文化的核心六字入手——天和、人和、己和。对应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要趋于和;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趋于和;人与自己要和。这里人与自己的和是最为关键,也是最为难的“和”。改掉自己的缺点,见贤思齐。不停的提升自己,让自己的德行达到君子的境界。这样才达到了与自己的和。这里的“和”与我们射艺中的“德”本质上是一样的。习射是帮助自己趋于和,在得与失之间反复打磨心性,提升品性,进修德性。”古人对射艺的重视也让同学们好奇。赵教授回答到:“射艺,可以打猎获取食物;可以杀敌保卫国家;可以教育培养人才。射艺的重要性,王安石曾给出过答案——居则以是习礼乐,出则以是从战伐。无论是战争还是和平,都有它的用武之地。不是古人将其摆在重要位置,而是它本身具备的多种功能。可以时刻给人们提供必要的帮助,才使自己身居要位。我也希望同学们能练就一身本领,如射艺被先贤所器重那般,让自身为时代所器重。”

 一个多小时的课程很快结束了,师生皆站立交流。同学们聚精会神,被精彩内容所吸引。刷新了很多自以为“熟悉”的知识,也认识了很多“不可思议”的知识。徐州工程学院刘旭说:“只知年年有鱼的平常说法,却不知内含生育崇拜。汉画像石中鱼的形象并非单一的祈祷丰收,还有祈祷子孙昌盛之意。”

 “想不到鼓舞人心和建鼓舞有着这么直接的关系,真是只知道用,却不知其本意。”杨雪颖同学掩盖不住获取新知识的兴奋,感慨而言。

 “双头鹰在汉代就有了,并非俄罗斯专属哪”、“鸟的崇拜和人类面临自然灾害时的无助有关”、“三条腿的乌鸦代表太阳”、“原来龙文化与多部落交融有关”。同学们热切的讨论着学习到的新知识。一堂课下来,大家经历了从“看热闹”到“看门道”的提升。不仅提升了对射艺的认识高度,还储备了丰富的汉画像石知识,更重要的是直观感受了大汉王朝的豪迈气象和汉文化的博大精深。“

 以后再去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,就知道眼睛该往哪里看了。”江苏建院的郑旭堃如是说。

 学会礼射专业委员会成员韩冰雪、高成强、杨成艳出席本次活动。


嘉宾简介

       赵明奇,江苏淮安人。1978年江苏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留校任教;1984年至1985年在中山大学图书馆学系进修硕士研究生课程;2006年参加国家文物局组织赴美国华盛顿大学博物馆学系培训,任班级学术委员;现任江苏师范大学博物馆馆长、研究馆员,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、硕士生导师,汉文化研究院副院长;兼任徐州市人民政府参事、云龙书院副院长、中国古都学会常务理事、中国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及省市相关社会团体职务。

  赵明奇教授长期从事地方史志研究,兼攻文献学、文物学。出版著作《全本徐州府志》、《徐州地方志通考》、《徐州自然灾害史》、《徐州掌故》、《蹴鞠——世界最古老的足球》、《中国古代足球》、《汉代体育》、《汉代武术》、《江苏师范大学校史》等著作,发表徐州历史文化研究论文40余篇,多次获省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,为弘扬历史文化作出了成绩。《中国古代足球》获江苏省政府第11届(2010)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,此前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专致贺信“代表世界足球大家庭感谢出版了这本优秀而富有历史意义的书。”

 

  听“大家”说,与大家谈。

 《射艺大家谈》为射艺文化走出去专家交流会系列活动之一,旨在通过邀请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,从射艺的角度去解析不同专业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,聚焦不同领域中的射艺文化,带领师生开启射艺微科研的大门,培养学生学科交叉融合理念,帮助提升自主研究能力和综合素质。

     《射艺大家谈》由徐州市礼学学会主办,徐州市礼学学会礼射专业委员会执行,徐州市未央书院支持。


编辑:刘娜        图片:礼射专业委员会



国家文物局 中国国家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 南京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 山西博物院 陕西历史博物馆 湖北省博物馆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四川博物院 大英博物馆 美国大都会

Copyright © 2019 MUSEUM OF 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 江苏师范大学博物馆 All Rights Reserved. 备案号:苏ICP备05007135号 Email: bwg@jsnu.edu.cn